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智渡法师 学佛问答-《智渡法师学佛问答录》-在线佛学问答
分享到:

佛门“三宝”是如何形成的?

  • 2013-08-19  |  
  • 来源:网络  |  
  • 负责编辑:小编  |  
  • 点击:

 

佛门信众问:佛门“三宝”是如何形成的?
 
智渡法师答:“四圣谛”是殊胜难遇的教法,从中可以得到知(理解)、觉(觉悟)、明(明见)、智(决断)四种人生应有的正确认识。
佛陀从不同的角度讲“四圣谛”,称为“四圣谛”的“四行相”,“三转法轮”则是“十二行相”。佛陀就自己亲身的体验宣讲,通过对“四圣谛”的正确认识和修行,就可以达到解脱,憍陈如等五人听讲以后,都归依了佛陀,为佛弟子,成为五比丘。所以鹿野苑初转法轮是佛教的第一件大事。从那时起,就正式形成了僧团,具足了“三宝”,释迦牟尼佛的教化从此开始。
释迦牟尼佛简称佛陀,是这一贤劫中第四个文明纪的教主(俗称创始人),是“佛宝”;他宣说的“四圣谛”是佛陀教化众生的基本义理,是正法,故为“法宝”;五比丘是僧伽,故为“僧宝”。
佛、法、僧为佛教的三大支柱,在佛陀住世的时候,佛教是以佛陀为轴心的。佛灭度之后,教团便以“僧宝”为重心,因为佛教的道场、佛教的圣典、佛教的信徒都必须由僧伽来主持、结集和接引。僧伽成为延续佛法慧命、保持佛教精神、传接佛教教义的保证。
三宝中,佛最为尊贵,法最为殊胜,僧最为重要,这就是称之为“宝”的缘由。任何教团的建立都有创始人(即教主)、具体的理论或纲领、教徒信众。我们已在门口窥探,所谓“入门探三宝,方知此中妙”,深入菩提道、才得菩提果。

“三宝”指示众生断恶修善、离苦得乐、解脱束缚、得大自在的导示,极为珍贵,如世间珍奇宝物,含稀有义、离尘义、势力义、庄严义、最胜义、不改义等等。三宝无漏,不为世间的称、讥、苦、乐、利、衰、毁、誉八风所动,当以坚牢、无垢、与乐、难遇、能破、威德、满愿、庄严、最妙、不变等义来说明佛、法、僧得名为宝的意义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备注:1、以上学佛问答录,来源于智渡法师在寺院、在佛教门户网站对信众对佛门信众的慈悲开示及智渡法师著述的《佛门探宝》、《佛医传世》中的节选,开示内容部份,仅供有相同、相似因缘和疑惑者参考
2、各位佛门信众若有学佛或者生活中的疑惑,可登录网站 www.fozhidao.net 提交问题,请智渡法师作开示,法师会亲自回复。
3、学佛问答己汇编成集,会不定期更新,下载地址为: (右单击--目标另存为)
Word版:http://www.ciensi.net/智渡法师-学佛问答录.doc
PDF版: http://www.ciensi.net/智渡法师-学佛问答录.pdf

分享到:
联系地址:中國·浙江省·天台县·水南村西 Copyright © 2000-2021  中國天台山慈恩寺  WWW.CIENSI.NET  ICP备案号:浙ICP备15031353号-1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1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