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件:
水在净瓶云在天
—— 浅谈佛教与生活
清幽静谧,古道深长,松窗竹户,外观古朴,这是圣财寺的给我的第一印象。在古方山人的带领下,我们穿过这幽雅别致的江南民居建筑,来到了庭院深处的一座佛堂。一进门,便看见了一位僧人正坐在佛堂外正与许多人品茶参佛。见我们来,他便起身笑着双手合十,一句“阿弥陀佛”与我们打招呼。经介绍,原来这位便是天台慈恩寺住持智渡法师。
在众人品茶时,大家你一句我一句,从品茶谈到了生活,从生活聊到了人生,也从人生想到了佛法。智渡法师告诉我们:佛法,其实是诸佛经过亲证后,揭示给人们的关于宇宙人生真谛的教导,帮助人们从困扰烦恼中解脱、开发智慧,让人们离苦得乐,趋向人生境界的一切方便法门。而对于佛教,我们也应该将它视作一种文化,要推广和宣扬,但是不宜披上过重的宗教色彩。宗教色彩或形式过于浓重反而会增加人们对于佛教的质疑与不理解;所以,我们在宣扬佛教佛法时要将其中的道理与人们的生活工作联系起来,便于人们的理解与接受,进而才能解除人们对于佛教的诸多误解。
在听这番话之前,对于佛教等宗教,我也许和其他人一样一直是秉持怀疑态度的。总认为宗教是神秘的,是不可亲近的,是迷信,是与我们现在崇尚科学的社会相悖地存在。现在看来,似乎并非如此。
佛法与科学并不矛盾,而信佛与迷信也不可一概而论。关于这一点,智渡法师还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:一位年轻的女孩,是佛教弟子。她的父亲重病住院,所以,她希望佛能救她的父亲。正在此时,一些东北的邪教徒打着佛渡众生的名义来此招揽教徒,骗财敛色。这位女子救父心切,便被这些邪教徒迷惑。在她被邪教拉下水之前,智渡法师曾多次劝导她继续留在医院照看父亲,不要上邪教的当,但是她没有听从,执意求去。此去,便音讯全无。等到邪教被捣毁,她才得以回到家乡,但是此时她的父亲早已不在人世,而自己也失去了许多东西。
在我们为这个女孩惋惜的同时,不禁会想,“佛渡众生”、“佛救众人”,对其中的“渡”和“救”的理解不应该停留在字面意义上,而应该是更加深层次地去感悟。佛法“渡”的是人的烦恼、困扰和痛苦,而“救”的则是人们的心、情绪和思想等,算是精神层面上的一种救赎和信仰。而平日里,我们了解的科学知识,运用的科学技术等,例如医学,更多地是在物质层面上对人们生活等方面起到的作用与帮助,它们能让人们更加便捷轻松地生活。
信佛不是迷信,这是在与智渡法师探讨过程中法师一直强调的。因为迷信是盲目的,是痴迷的,是“不理解”地相信。而佛法是求证宇宙人生真谛的实践方法,佛教的经、律、论是实践和亲证之总结,是对我们后人之实践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的。它让人不盲目痴迷,是在人们理解的基础上宣扬其教义:“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”,让人秉持善念,与人为善,这是与迷信的本质区别。
有人会问,佛法还讲究“不杀生”,要“吃斋念佛”,那么,信佛的普通人是不是也要遵守这些“清规戒律”,也要做到“不杀生”,每天吃着斋饭来表达自己对佛的虔诚之心?对于这样的问题,智渡法师也给了我们答案。他认为,佛是在人们心中的,其他表面的形式不必太过在意,信佛的初衷主要是为人们解除疑惑烦恼,而不是为了给人增加束缚,只要自己生活得自在、舒服、安心、宽容便可。如果你喜欢吃荤菜,为了信佛,硬生生地逼着自己吃不喜欢的斋菜,那么不是与信佛的初衷相违背了吗?
智渡法师在一次公开讲佛的时候,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问:“晚上睡觉时,蚊子来咬我,我打死了它算不算杀生呢?”答:“算,尽量不要打,一切希望保住人身的、就应该皈依三宝,学习佛法,相信因果业报,行十善,不杀生。”之后,又一30多岁的年轻母亲问了同样一个问题,法师答:“不算,你想打就打吧。因为你想想,你自己的孩子惹你生气的时候、你都恨不得一巴掌把他打死,何况蚊子呢?”为什么法师对于同一个问题回答却是相反呢?因为讲求佛法也是因人而异的。这一点,我们也许可以这样理解:那位60多岁的老太太信佛是为心灵慰藉和向善,为因果业报;而那位年轻的母亲是为解惑,如若她也不打,那么也许会成为她生活上的一个束缚,这便与佛教教义相悖。所以,总的来说,佛法教学沒有定法,因人而异、因时而异、因处而异、因事而异,它是活的,是宽容的、是包含的、而不是呆板的。
所谓皈依,是为皈投和依靠之意,也就是指希望投靠三宝的力量得到保护与解脱。三宝,指佛、法、僧,佛为觉悟者,法为教义,僧为延续佛的慧命者。在与智渡法师的交流时,佛堂来了一家人,想要皈依,法师为他们主持了仪式,还为他们解释了一些逝者如何供奉以及在家礼佛的问题。临走前,他们给智渡法师留下了香油钱,法师也没有推脱。这就让我们有些疑惑了,不是说出家人守戒,不贪欲吗,为何还要收这香油钱呢?而且为什么诸多寺庙都设功德箱?为什么收门票?如果没钱就参拜不了佛菩萨?不捐钱就没有功德?没钱就不能参禅拜佛吗?智渡法师给我们的解释是:在寺院捐赠香油钱是给信众们行布施、种福田的机会,他们可以收获精神,这是信众们自愿的,寺院从不强求。而收门票则是“改革开放”特色的,大多是地方政府要求的,是不应该的,是属于“赚菩萨财物”的,不是信众们所不愿意的。
在我看来:皈依,主要的应该是心灵有所依靠,只要人们心中有信仰,无处无时不是皈依。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,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的心也逐渐浮躁起来,像这一家人来皈依“我佛”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了。出家,清修,如此洒脱的字眼在我们奔波的生活中,好像听上去很遥远。然而,就在2013年7月初,天台慈恩寺的“短期出家”活动,让这件在佛门看来本是平常的事情,得到了远超预期的关注。人们或许是想从佛门清净处寻求一丝心灵的平静。在这个信仰缺失而急躁的社会里,佛教等信仰也许是人们能够寻找到的的一处心灵净土。
诚然,“短期出家”的确是可以让人们经过清修体验心灵宁静之感,让人们从中感悟生命、感悟人生。佛法,是诸佛经过亲证后,揭示给人们的关于宇宙人生真谛的教导,那么,我们可以这样理解,佛法是来自于生活的,既然如此,佛教佛法也可以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,它们本来就是相融的,我们可以从生活当中学佛。
佛,可以是一杯使人心灵宁静的“清茶”,可以是一种让人与人为善的“态度”,也可以一个让人保持善心的“原则”,生活点点滴滴中都有佛理佛法,它们都是弥足珍贵的,之于你、也之于我。
“云在天,水在瓶”,云在青天漂浮,水在瓶中静止。一动一静,天真自然,不用着心。所以,在这个烦躁的世界里,我们更要有这种心性和情操去生活,去感悟。
田梦羽
2013年9月9日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相关链接:征文启事
陕西安康强制引产事件”引发的思考 | [2014-07-29] | 为猫与食猫者致哀 | [2014-07-29] | 如何把握命运? | [2014-07-29] | 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| [2014-07-29] | 慈悲济世 舍身利他 -捐献造血干细胞再倡议 | [2014-07-29] | 关于2015“本命年”“犯太岁“的开示 | [2014-07-29] | 清明扫墓,怎样才能利益去世的亲人? | [2014-07-29] |
转载-杭州动物保护协会-公益宣传 | [2014-07-29] | 天台山慈恩寺赞 | [2014-07-29] | 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| [2014-07-29] | 为猫与食猫者致哀 | [2014-07-29] | 关于2015“本命年”“犯太岁“的开示 | [2014-07-29] | 如果,你也有这样一位师父....... | [2014-07-29] | 清明扫墓,怎样才能利益去世的亲人? | [2014-07-29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