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> 法师开示 >
分享到:

佛门探宝:礼到益处多

  • 2016-03-07 10:41  |  
  • 来源:智渡法师文章  |  
  • 负责编辑:净海  |  
  • 点击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人生难得,得到人生后又如何不让自己枉来人世?如何得到人生的真实利益,令人生价值得以体现和升华?

以古来“朝礼名山”为切入点,来探求人生真谛,引出传统礼仪,从中显现佛门宝藏之所在,供养人们探求人生价值、提升人生品位之契机,即使不信佛的人也能从中学习、了解到人世间的必要知识,以为他日人际交往及社会活动之所需。

朝山者,朝礼名山。是中国古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;古人言:“读万卷书,不如行万里路”。因此,要探索古今文化,得从朝山说起。

在中国,最早让人趋之若鹜的是浙江中东部的天台(tāi)山,“上应三台(tāi)”而得名,这里的“台 (tāi) ”是没有简体字(繁体字)的。“三台(tāi)”是指天庭的三个支点,不是高台的“台(tái)”。台(tái)是高且平的,安徽、四川等地的天台(tái)或天台(tái)山,即是高台的台(tái),不应简化为台(tāi)的,中国文字啊值得研究。而“台(tāi) ”是尖的,是集聚之义,在梵文中称为“支提”,支提山即是台(tāi)山,天台(tāi)山之简称。 

  中国天台山在国际上也是唯一的,是中华大地上“一龙一凤”的大龙头,在前秦时期即是隐逸修道的圣地。2550多年前,释迦牟尼佛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中说:“东方震旦有支提山,天冠菩萨与一千菩萨眷属现住此山……”。汉朝时即有印度的孜禅师等入山寻访、朝礼和弘法,到东晋时期(即1600多年前)昙猷尊者入山,建立了七十二处佛教丛林,成就了“天台佛国”。于是,从那时起,天台山就已成为了人们朝礼的名山。后来唐朝时、文人墨客们留下了“唐诗之路”,也就成了古人朝山的见证。

名山者因人而名、因寺而名者据多;所谓“山因人名、人因山灵”。

那么,朝山的目的是什么呢?

朝山的本来意趣:高尚者追寻大德足迹、寻访善知识,探求人生真谛;世俗者许愿祈福、布施培福、好奇把玩不一而足。

无论高尚者、世俗者,均有淘“宝”之意,均须防止过失、注意安全,方有可能得到利益。

礼到益处多连载:
(一):防过失示恭敬

(二):点烛敬香再拜佛

(二):学习斋戒益身心

分享到:
联系地址:中國·浙江省·天台县·水南村西 Copyright © 2000-2020  中國天台山慈恩寺  WWW.CIENSI.NET  ICP备案号:浙ICP备15031353号-1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17号